您的位置: 首页 > 节水宣传 >
节约用水,从我做起 ——《节约用水》教学课例
发布时间:2015年06月10日   阅览次数:661   发布: 惜水网

很久就想上双语课了。本人于2005年参加了浦东新区第一届双语教师培训。在培训班上,中外教师对双语教学内容、方法都为我们作了精彩的示范,我也在课上做了一些尝试。可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却还没真正开始实践。上什么呢?这是个难题,并不是每节内容都适合上双语课。内容太难,专业性太强,用母语都很难讲清楚,当然是不适合的。我应选择那些学科教学目标容易达到的教学内容,最好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较熟悉,语言容易过关。考虑了许久,终于选择了“节约用水”这一主题,作为我的双语教学的开端。

想要上一节以“节约用水”为主题的双语课。为什么呢?从学科内容来讲,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,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学生一般都能感受到。但同学们一般认为我们的水很多,一打开水龙头便会有清凉的水流出,用起来很方便,很少意识到要节约用水。我们也经常能观察到,学生存在着许多浪费用水的现象,有的学生洗一次手要花很长时间,水龙头一直开着;有的学生在涂洗手液,而水龙头却一直哗哗地流着,有的学生洗了手经常忘了关水龙头或没关紧,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……从学生这些习以为常的举动,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节水习惯。我们同学在外语课中也正学习关于水的用途的话题,正好可以用在科学课上。于是我上了这样一节科学双语课……

我从一则公益广告引入,屏幕显示:画面上有一只水龙头艰难地滴着水,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,最后水枯竭了,随后出现的是一双眼睛,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。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则广告的理解。学生有的说:水龙头滴不出水,表示水枯竭了,眼中流出泪水,表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自己的眼泪……这些语句的英语表达学生还是想得出的。

让学生想象没有水会怎么样,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water?学生回答到:We can’t live if there is no water. 是的,水对我们很重要,离开了水我们就不能生存。既然水这么重要,我们的水是不是很充足呢?Do we have enough water? 课件显示地球图片,并配以英语解说,图片清晰的展示了地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比例,以及可饮用水和不能饮用水的比例。There is much water on the earth. But fresh water is very little. 我让学生在课前对水资源进行了调查,并制成PPT,课堂上作报告(学生活动一),学生的汇报采取双语模式:屏幕展示图片和数据,用英语叙述。在调查与汇报这些活动中,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缺乏,世界面临水危机。Limited are the resources of fresh water. 水资源的状况如此,那我们生活中的用水量又是怎样的?通过水费单估算家庭生活用水量(学生活动二):各组选用本小组家庭用水量居中的一位同学家的水费单作计算,并估算上海市一天的家庭生活用水量。为了能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,我提出一个问题:这些水可以装满多少个教室?通过估算,学生亲身体验到用水量的巨大。这些师生问答都采取双语交流。家庭生活用水量巨大,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更大,教师展示一些数据,用英语表述。

面对水资源的极度缺乏,我们的用水量又如此巨大,我们在生活中是怎样使用水的呢?活动三:寻找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。学生们分组报告他们的发现。学生就把英语课上学的浪费水的英语表达都用上了。如Some people wash hands under the running water.为了能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,他们上网、查字典、或去问英语老师,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。有心的同学还拍了照片,制成PPT,配上生词,来进行汇报。针对学生的汇报,我适时提出:你知道吗?一个滴水龙头一天会浪费  水。学生们有的说:“一杯吧!”有的说:“太少了,一桶吧!”还有的说:“让我们来算一算。” 一滴水看似平常,但可以积少成多,当浪费的时间长了,浪费的人多了,地球上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水被浪费掉。而如果每个人都节约一滴水,滴水就会汇成江河。(节水标志在屏幕上显现)很自然的过渡到主题:节约用水,从我做起,从一点—滴做起。

接下来讨论如何节约用水。进行活动四:针对不同的浪费水的现象,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。学生的点子还真不少,他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节水方法,如为减少抽水马桶的耗水量,在水箱里放上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;刷碗时先用蘸洗洁精的半干海绵擦一遍所有碗,再用小水流冲洗,太油的盘子可以先用纸擦拭一遍,再洗;淘米水可以浇花,洗衣服的水可用来擦地等等……有些话可能学生无法用英语说,我就鼓励他们也可以讲汉语,使学生畅所欲言。

通过这些活动,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了节水的意义,也增强了学生的节水意识:节约用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,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。最后以节水大使水均益的讲话与开头的广告呼应: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,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自己的眼泪。这一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为了更好的用双语授课,我对《水与生命》这一节进行了改编。对于课本中与“节约用水”无关的内容,我大胆地舍去,而对于与节约用水关系密切的内容进行了扩充,对于课本内容呈现的顺序也做了很大的修改,真正地做到了“用教材教”,而不是“教教材”。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本课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则简短的公益广告,创设情境,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,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,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,同时实现了导入快节奏,提高了教学效率。

新课标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本节课目的是教育学生节约用水,首先应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要节约用水,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中根本不缺水,一打开水龙头便会有清凉的水流出,在他们意识中,水是可以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,如果只给他们讲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,及浪费程度来教育学生,可能会收效甚微,因此我把这部分内容放手让学生去做,课前让学生分组,分课题收集整理资料,该“放手”时则“放手”,学生会越放越明白,越放能力越强。通过收集资料,对水资源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,明确了节水意义;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、整理信息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,而且为了能在课堂上用英语汇报,学生们查找了相关的英文资料,很多来自于国外网站,极大的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。另外,单纯的收集资料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,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际用水量的估算,尤其是与学生熟悉事物的对比,增加了学生对用水量的感性认识,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节水意识。

我的教学改进过程:


第一次

我的设计

我从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谈起,分析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,进而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。为此,我从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分布讲起,通过录像片讲述水对生命的重要。设计了下列活动:水资源的调查报告、生活用水量的估算、工农业耗水量的调查、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调查、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。根据学生讨论情况,补充说明各国节约用水的措施及对节水标识进行讲解。在学生们已了解了一些节水方法后,进行一场节约用水的比赛。最后以水均益的讲话结束。

我为什么这么做
1、从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讲起,让学生了解“地球上的水很多,但可用的淡水很少”,水是宝贵的资源,我们应该珍惜。

2、录像《水与生命》,给予学生直观的感知。让学生对水资源进行调查,使学生亲自获得第一手资料,比老师课堂讲述印象来得深刻,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水危机现状。

3、通过生活用水量的估算及工农业耗水量的调查,使学生感受到用水量的巨大。

4、水资源短缺、用水量巨大,要求我们必须节约用水。再讨论浪费水现象及节约用水方法是水到渠成。进一步说明各国节约用水的措施及对节水标识的讲解,发出倡议:节约用水从我做起,从一点一滴做起。水均益的讲话视频引起学生关注。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用水,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自己的眼泪。

同事给我的建议
1、  对于课本内容应该围绕主题进行取舍,不要罗列太多,失去主干。也就是要有明确的线索将整堂课连贯起来。

2、  对于生活中用水量的估算,要给与学生更多的指导,学生课堂演算耽搁时间太多。

3、  活动能否保留主要,放弃次要,否则课堂重点不突出。

我的想法
1、  第一次试讲后,我发现如果让学生调查内容太多,课时显得不够,而且由于学生在报告时较难控制时间,课堂随意性太强,应对学生调查内容进行分工,避免重复。

2、  决定采用同事的建议,将水与生命录像删除,而用“如果没有水会怎样”的问题取代,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。节约用水方法竞赛也取消。

3、  对生活中用水量的估算,采用课内外结合方式进行:学生分组进行课前演算,课堂取各组的平均数计算一天全市的生活用水量。

第二次

决定的改进(第二次改进)

1、创设情境,让学生想象有一天由于某种原因停水了,而且不会马上供水,会发生什么事?让学生体会水的重要性。

2、水资源调查,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收集资料,指导学生筛选所收集的资料,避免课堂交流时没有重点

3、对生活中用水量的估算,采用课内外结合方式进行:学生分组进行课前演算,课堂取各组的平均数计算一天全市的生活用水量。

课堂中的调整
1、对学生的调查报告给予点评,并进行补充说明。

2、对生活用水量的估算,增加两个问题:我们的教室的容积是多少?一天全市的生活用水量可以装满多少个像这样的教室?

3、由于时间的关系,工农业耗水量的内容由教师直接给出,不让学生汇报。

调整的原因

1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,引导学生自评、他评及教师做点评,提高学生的归纳、整理有效资料的能力

2、让学生将生活用水量与教室容积作对比,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,更容易体会日常生活用水量的巨大。

3、工农业耗水量的内容不由学生来讲,直接由教师讲出,与家庭生活用水量进行对比,说明工农业耗水量更巨大,避免了课堂活动过多,主次不分。

同事的感觉及建议

1、  当展示水资源匮乏的资料时,增加引导学生对水资源不足原因的思考。

2、  对于浪费水现象的讨论,建议增加一些数据分析。

3、  工农业耗水量的内容可以不让学生讲,但一定要过渡自然。

我是怎么想的

1、  浪费水的现象很多,学生能列举不少,但仅仅列举现象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震惊,只有增加数据对比,才容易触动学生。我决定采纳同事的建议,课上增加一个活动:估算一个滴水龙头一天会浪费  水,让学生体验一滴水虽小,但浪费的时间长,浪费的人多,浪费仍是巨大的。

2、  做中学,学中做,在学生做调查报告时适当提问点拨是必要的,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,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。

我的体会

经过改进,第二次试讲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:课堂教学时间不显得紧促了,条理更清晰。活动形式错落有致,师生活动也较为和谐,学生的汇报也比较有条理。

第三次

第三次改进

1、从一则公益广告导入,让学生谈感受。再让学生想象:没有水会怎么样?结尾以水均益的讲话视频与导入呼应:“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用水,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”。

2、对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这一环节,放手让学生做汇报,各组互评,补充教师点评,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,从心底发出“我要节水”的呼声。

3、交流浪费水的现象这一环节,学生能感受到浪费水的现象普遍存在;通过估算一个滴水龙头一天会浪费  水,让学生体验一滴水虽小,但浪费的时间长,浪费的人多,浪费仍是巨大的。

课堂中的调整

1、通过估算一个滴水龙头一天会浪费  水,让学生体验一滴水虽小,但浪费的时间长,浪费的人多,浪费仍是巨大的。加上“而如果每个人都节约一滴水,滴水就会汇成江河。”

2、通过节约用水方法的讨论,关键还要提醒学生注意:我们不仅自己要节约用水,还要宣传节约用水,做节约用水的使者。

调整的原因
1、  自然引入节水标志的意义

2、  自然引出节水大使水均益的讲话,扣题

同事的感觉与建议

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,思路清晰,教学过程流畅,学生思维活跃有效,目标达成度好。

我的体会
1、通过播放节约用水公益广告导入新课,引发学生思索,不仅引起学生兴趣,而且能直接切入主题,效果不错。

2、“一滴水虽小,但浪费的时间长,浪费的人多,浪费仍是巨大的”,而“每个人都节约一滴水,滴水就会汇成江河。”这一对比,既深刻地诠释了节水标志的涵义,也自然地告诉学生:“节约用水,从我做起,从一点一滴做起。”

3、对于节约用水方法的交流,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,做出测量后汇报:“淋浴时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,洗一次澡可以节约60升水;用口杯接水刷牙,只用0.5升水,如果让水龙头开着5分钟,则要浪费45升水;厕所使用节水型器具,每次可节约4-5升水;洗菜时用盆接水洗,而不是开着水龙头,一顿饭可节省10升水。”

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,取得了许多预想不到的效果,真的很不错。

4、选择节水大使水均益的讲话作为结束语,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启示:宣传节约用水,做节约用水的使者。

此文摘自《中华惜水网》